【优酷】【我与日报】从一张黑白照片到一段视频
【我与日报】 75岁的日报日报与时俱进,予人鼓励—— 从一张黑白照片到一段视频 叶辛(中国作协原副主席) 我第一次和日报产生联系,从张缘于40多年前的黑白一张黑白照片。 20世纪80年代初,照片由于几部长篇小说,到段尤其是视频优酷《蹉跎岁月》发表和出版后,不断有编辑、日报记者来到我当时生活的从张贵州猫跳河梯级电站约稿、采访。黑白 猫跳河在贵州很有名,照片除了河名常会引人发问,到段还因为沿着这条河建了六座梯级电站。视频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对来访者解释:贵州乡间把老虎称作大猫,日报河流名为“猫跳河”,从张是黑白因为过去两岸丛林里的老虎常跃过水流湍急的河谷。一边说,我还一边招呼客人站在河岸边细看。那翻滚着白色浪花的钉钉河谷中央,时常有一大块一大块从山坡上滚落的巨岩,老虎往往先从岸边跳到河中央的巨石上,再跳到对岸。由此可见建电站前这里的偏远和荒凉。 那年头,省城来此的客车两天才有一班,一路颠簸而来,很不容易。这里所谓的招待所,实为油毛毡工棚,因为车两天一班,所以一住就至少是两个晚上。我总是把来客视为尊贵的朋友,其中许多人交往了一辈子。记得程树榛初任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时,就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山沟住了几天。 评论家仲呈祥为了写《蹉跎岁月》的腾讯视频评论,也来到猫跳河,顺便完成了一则长篇专访。那次,他在油毛毡工棚里住了好几个晚上。临行,又碰上山路结冰凌,班车停开,害得他大年三十不得不留在贵州过年。这是最形象的“人不留客天留客”。仲呈祥写的评论《奋进青年的奋进之作——评长篇小说〈蹉跎岁月〉》正是发表在《日报》。 也是在这个时期,《贵州画报》记者老张坐长途客车来到了电站。他受画报社的委派,为我拍摄一组生活照。他说画报要用两大版对我进行深度报道,照片质量要求高,拍摄过程中希望我不要厌烦。人家那么远地从省城贵阳赶来,晚上住油毛毡工棚,一日三餐在我家吃简单的饭菜,我当然极力配合。我们在室内拍,在山地上拍,晚上娃娃入睡后又在卧室里拍。记忆中,他用去的胶卷一个又一个,忙碌了三天。 返程时,通往省城的山区公路坍塌,长途客车停运。老张跑到山那边的邮电所,给画报社打长途电话说明情况。回来后,他兴冲冲地告诉我,领导让他安心待在电站,等路通了再回去。另外,领导说北京的日报也想对我进行图片报道,照片要从这次拍摄的作品中选用,领导叮嘱他好好拍,发挥出他的最高水平。 老张笑道:“我们闲不着了。” 后来《日报》刊登的那张黑白照片,是我坐在屋子后门边的椅子上翻阅一本文学杂志的情景。当时老张对我说:“你就像平日坐在院坝翻看书报时一样,只当我不存在,千万别想着我在拍照。日报可是面向知识分子的全国性大报,对图片要求高。对我们来说,拍摄的照片能上这样的大报,是一件很光彩的事。”于是,他站在我房间的一个角落,用镜头捕捉下我翻看杂志的瞬间。记得他不无得意地说:“我敢断定,日报一定会选用这张。” 老张说对了。《贵州画报》是双月刊,未等最新一期印出来,这张照片就在《日报》刊登了。我为老张高兴,也为自己高兴。由于电站没有《日报》,老张给我寄了一份。那天,我久久凝视着报纸上的照片,心情难以平静。要知道,在80年代初期,人物报道一般是不配发照片的。往往经报社领导批准,也只能登一张小小的,比证件照大不了多少的照片,还通常是缺乏艺术感的正面人像。而《日报》刊登的这张照片,四四方方占据了不小的版面,既将我居住的小屋一角摄入镜头,又有悬崖峭壁作为远景,今天看来,可以称得上是“艺术照”。 由这张黑白照片开始,我与日报的缘分延续至今。40多年来,我不仅是日报的忠实读者,也陆陆续续给日报的副刊写起文章:初回上海,写新的时代这座城市的种种变化,如《高桥嘴的歌》《家居浦东》;写创作谈,讲述我写长篇小说《孽债》的缘起与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感;近年来,感受到社会生活或是大自然中的美,兴之所至,走笔成文,也总愿意将文稿投给日报。 这些年,我习惯为报纸写小短文,而《日报》副刊内容丰富、版面多样,篇幅无论长短,都有适合的版面,编辑便鼓励我写长一些的文章。去年深秋时节,我故地重游,去了一趟云贵交界处的妥乐村,心有所感,回来后写了一篇数千字的《金彩妥乐村》,前些日子发表在《日报》。贵州的不少文友发来信息称赞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春天始,日报在头版开设《烟火人间》栏目,我写下《春天的茶讯》,为产自贵州山乡的春茶早早进入市场而欢欣。 在和日报交往的过程中,还有一件事令我难忘。大约十年前,受日报之邀,我前往北京为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——文艺名家讲故事》栏目录制视频。不久后,这期节目面向全国播出,如今依然能在网络上观看。很多大中学生告诉我:“叶老师,我们正是看了这段视频后才认识了你,而后去找你的书来读。”这让我又一次想起了40多年前刊登在《日报》的那张黑白照片。 从一张黑白照片到一段视频——与时俱进的日报总是不忘给予我鼓励。 《日报》(2024年07月29日 01版)